close

  迎著微涼的秋風,7歲小女孩張予懷在英雄廣場一路小跑著,身後跟著小跑的還有母親葉女士。這天她們的任務,是要攔住步履匆匆的路人,把預防登革熱的知識宣傳出去。10月12日,越秀區教育局組織區內的孩子們在英雄廣場舉辦了一場“小手拉大手、齊防登革熱”的親子公益活動,共322個家庭參加了此次活動。據悉,經過了12年的發展,小手拉大手模式,已成為越秀區一種較成熟的教育宣傳模式。
  小孩教防蚊 全家齊上陣
  “叔叔,買一份報紙吧,還有蚊怕水送。”活動當天,只見英雄廣場上每個蹦蹦跳跳的孩子,都一手拿著報紙、一手拿著作為贈品的蚊怕水和風油精,見到路人就攔著賣報,每個小孩後面都跟著家長,和小孩一同向路人宣傳預防登革熱知識。據統計,當日13095份報紙及贈品都被一掃而空,一名阿姨看見一元買份報紙還有60毫升的蚊怕水送,就一口氣買了三份報紙,直呼“好抵”。
  以上只是越秀區“小手拉大手”防控登革熱的活動之一。越秀區教育局德體衛藝科工作人員介紹,從9月1日開學起,越秀區各區屬學校、幼兒園除了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登革熱防控宣傳教育外,還向每個學生家長髮出了《預防登革熱 清理積水滅蚊子》一封信,同學們回家後,還要和家長一起完成一項家庭小作業:“找找家裡蚊子藏身處”,如花盆托盤、各類水生植物、天台廢置花盆和各類容器等,有積水的立即清倒。完成作業後,同學們要將反饋表交回學校。
  “以前我對登革熱預防知識瞭解得比較零碎,現在小孩每天回來考我,讓我也成了半個專家。”小予懷家長葉女士表示。
  這次作業雖然只是佈置給越秀區區屬學生,但通過“小手拉大手”卻成為了10萬個家庭一起完成的家庭作業。
  教好10萬學子 影響10萬家庭
 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,“小手拉大手”已成為越秀區教育宣傳方式上的創新模式。通過教育10萬名學生,帶動10萬個家庭一同完成同一份家庭作業,在創建文明城市、垃圾分類以及本次防控登革熱行動中,突顯出高效、深入和廣泛的優勢。
  越秀區文德路小學副校長宋麗峰記得,從2002年全市首支兒童小義工隊在文德路小學成立起,越秀區探索小手拉大手模式已走過12個年頭。最初學校希望通過邀請學生和學生家長一起完成一件有意義的事,從而增強親子關係,如“小手拉大手”到從化山區扶貧,“小手拉大手”街頭學雷鋒等等。活動不但增強了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默契,家長與家長之間、家庭與家庭之間也成為了好朋友。
  越秀區教育局副局長鐘慧分析認為,現在孩子多是出生在雙獨家庭的獨生子女,是爸爸媽媽、爺爺奶奶、公公婆婆眼中的寶貝,往往一個孩子影響著家裡的六個大人。有時一份作業要求家長配合學生完成,往往都會得到全家人的全力支持,與此同時,像在“創文”等一些社會宣傳的活動上,孩子的監督,往往能促成大人自覺規範並做好表率行為。“好比宣傳文明出行,孩子知道了亂穿馬路是不對的,大人在孩子面前再也不敢亂穿馬路了。”
  據介紹,越秀區教育系統的“小手拉大手”模式,接下來還會進一步實現常態化和多樣化,讓10萬名越秀學子帶動更多的爸爸媽媽、爺爺奶奶、公公婆婆等參與到公益活動中來。
  特寫
  她們用身體誘捕蚊子
  一線防疫人員每天採取人工誘蚊法測算成蚊密度,預判登革熱疫情
  我也曾擔心被感染,但這是我的工作。
  只要一周內沒有發病,我就可以繼續工作。
  ———一線防疫人員餘丹丹
  在草叢、在積水處,你或許會碰到她人工誘蚊的身影,她就是越秀區疾控中心傳防科的一名防疫人員餘丹丹。6月份以來的登革熱罕見高發期,她已經累計加班超過350小時,一度發燒,所幸並非登革熱。
  每天人工誘蚊 一次發燒虛驚
  目前廣州市白紋伊蚊成蚊密度測試主要以人工誘蚊方法測試,即在監測點觀察1小時,數著有多少只蚊子來叮咬。作為一線疾控人員中的一員,每天,餘丹丹的工作,就是和蚊子打交道。
  10月11日,餘丹丹及社區醫生郭彩霞一行,進入都府社區監測成蚊密度及佈雷圖指數。正是每天全市數百名疾控人員採集的這些蚊媒密度數據,讓全市的登革熱疫情控制有了預判性依據,而基層預防登革熱工作的成效,也有了考核的依據。
  在都府街一片居民家門口的花盆擺放處,只見餘丹丹事先關掉捕蚊器的螺旋槳,身穿短袖白襯衣、黑長褲的她,未採取任何防蚊措施,如同普通人一般穿夏裝,人工誘捕蚊子,在一定單位時間內某區域發現多少只蚊子,就形成了成蚊密度數據。
  每天,餘丹丹都會對所轄的大東街片區尤其是確診病例周邊的區域,進行抽樣檢查。
  “我也曾擔心被感染,但這是我的工作。”由於每天沒穿防護衣物,穿行在白紋伊蚊較密集的疫區,餘丹丹坦言,好幾次都在人工誘蚊時,不慎被白紋伊蚊叮咬,由於登革熱發病潛伏周期約為一周,餘丹丹安慰自己,“應該沒事的,只要一周內沒有發病,我就可以繼續工作。”
  據越秀區疾控中心統計,自6月份發生登革熱疫情以來,餘丹丹已經連續工作了8周,累計加班超過350小時,7月份一次由於連續加班熬夜,她發現自己發燒了,所幸經確診並非登革熱,經過短暫的休息,餘丹丹又回到了崗位。
  白天跑疫區 晚上寫報告
  每天一大早,餘丹丹就要打開電腦,看看今天最新的疫情數據,她所負責的越秀區大東街,新增確診病例的信息,然後一一電話及上門聯繫。
  “有些病人不想被打擾,得病了心情會變差。”同樣戰鬥在防疫一線的大塘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郭彩霞說,他們會耐心勸說居民清理家中積水,如一些供奉在神臺上的花瓶水,她們往往要充分溝通,然後小心翼翼地拿下來倒掉。
  白天走工地、爬天台、查水箱,晚上還要彙總一天監測到的數據,供上級部門進行彙總統計。餘丹丹彙總的數據包括兩種,即成蚊密度和佈雷圖指數,前者是單位時間內,某監測點內成蚊的數量,後者是有蚊子幼蟲的積水容器除以被查積水容器數,如果該指數越高,則意味著一旦外部病例輸入,登革熱發病的幾率越高。
  據其單位統計,餘丹丹累計入戶調查1426戶,搜索人數達3218人,搜索出疑似病例42例。同事陳純彬記得,期間餘丹丹的家婆因手術住院,其後兩歲的女兒連續兩天發高燒,她都顧不上照顧家人,仍堅守在崗位,所幸家人都很支持她的工作。
  在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,正當微信朋友圈海灘美食滿天飛時,社區醫生郭彩霞取消了原本預訂好的車票,堅守在防控登革熱的崗位上。
  據介紹,在越秀區像餘丹丹、郭彩霞這樣奮戰在一線的疫情防控人員,還有115位,他們穿行在垃圾池旁、工地積水處,默默付出,呼籲廣大市民參加到翻盤倒罐清水的登革熱防控工作中來。
  文/吳廣宇 朱海靖 圖/李向新  (原標題:小手拉大手 齊防登革熱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tcjg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